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科普 > 正文

怎么理解重组测验与互补测验?

知识科普 · Nov 07, 2025
怎么理解重组测验与互补测验?

重组测验和互补测验是遗传学中功能不同的核心测验方法,核心区别在于:重组测验聚焦基因 / 位点的位置关系(测距离) ,互补测验聚焦突变的功能归属(判基因) 。

一、重组测验:测 “位置距离” 的工具

  • 核心目的:确定两个突变位点(无论是否在同一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计算遗传距离(用重组率表示,1% 重组率 = 1cM)。

  • 原理基础: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片段交换(重组),两个位点相距越远,重组概率越高。

  • 核心逻辑:让携带两个突变位点的亲本杂交,观察后代中 “非亲本型”(重组型)表型的比例 —— 重组率越高,说明两个位点距离越远;若重组率极低(接近 0),说明两个位点在同一基因内(紧密连锁)。

二、互补测验:判 “功能归属” 的工具

  • 核心目的:判断两个独立的突变体(表型相同)的突变,是否发生在同一个基因上(又称 “顺反测验”)。

  • 原理基础:基因的功能是产生有活性的产物(如蛋白质),若两个突变在不同基因上,各自的野生型基因可产生产物互补缺陷;若在同一基因上,则无法互补。

  • 核心逻辑:

    • 若表现野生型:说明两个突变在不同基因(各自野生型基因产生产物互补),即 “互补”;

    • 若表现突变型:说明两个突变在同一基因(无正常产物可互补),即 “不互补”。

    1. 顺式排列(对照):两个突变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染色体为野生型 —— 必然表现野生型表型;

    2. 反式排列(测验):两个突变分别在同源染色体的不同条上 ——

三、核心区别对比

维度重组测验互补测验
核心目的测突变位点的位置距离判两个突变是否属同一基因
核心依据重组率(交换概率)功能互补与否
关注重点染色体片段的交换事件基因产物的功能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