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应邀在《中国国家地理》上写过一点深海盐池的文章,写得相对平易近人。先搬过来一点:
目前所知的海底盐池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地中海、红海、黑海及南极大陆架。
以墨西哥湾为例,亿万年之前,墨西哥湾区块因为地壳的拉伸而从北美板块分离出来,下沉后成为一个几乎孤立的浅海湾盆地。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湾盐度不断升高。只有当太平洋风暴潮活跃的时候,新的海水才会补充到墨西哥湾中。经过无数次的蒸发和海水补充,盆地最终累积起了厚达数千米的盐层,在地质上被称为 Louann 盐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湾继续下沉,周边的造山运动产生的碎岩石不断沉积在盐层上面。和周围的岩石相比,盐层在压力和温度改变的时候更容易流动。水压的增大和岩石的不断沉积,迫使盐层在挤压下流动,甚至把岩层顶起鼓包。当找到岩层间的裂隙时,高浓度的盐就会沿着裂隙流出,聚集到附近低洼的海底,形成海底盐池。

墨西哥湾海底盐池盐液的喷出温度大约为 10℃(在红海海底的盐池盐液可达 50℃),和周围 4℃左右(水深 2000 米处)的普通海水相比是非常温暖的。
盐池水的盐度非常高,接近普通海水的 3 至 10 倍,因而密度也极大,只能沉在普通海水下面,形成稳定的分层,如果没有剧烈的搅动,是不会和普通海水混合在一起的。
如果对地质油气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盐下油气藏勘探”等文章,专门讲述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勘探的。国内的几篇期刊文章与其大同小异,反而语言更加专业难懂。
如果想多知道一点其他与盐湖相关的知识,我就自卖自夸一回,推荐去看我在《中国国家地理》写的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