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很显然是盐城近海的那些泥沙开始形成的陆地。属于泥沙在海内偶然凝结的部分,沙脊

这是江苏沿海沙脊,是中国罕见的巨大的放射状沙脊群,题主的眼光真不错。规模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主要是古长江和古黄河水下所遗留的沙体,少部分是废黄河附近海岸和海底的侵蚀物、现代长江少量的入海泥沙,长沙沙脊年均增长 16.6 平方千米,辐射状的沙脊群顶点的条子泥,在 5 年内由 157.06 平方千米扩大到 447.6 平方千米,并有陆并滩的可能。

分为多个部分,比如东沙岛,高泥。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沙脊间的潮流水道长达上百公里,宽十千米左右

这个海区在南太平洋前进波和南黄海旋转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潮差。这里潮汐资源也非常丰富

江苏省打算将这里弄成人工岛,这样的话就真的流程人间仙境了。什么开门看海,捕鱼赶海什么的那都不是事

根据专家的计划,高泥岛将作为临港工业园区,高泥岛作为城市用地。关于在高泥岛的消息实在太让人震撼了,这真是一个大手笔。高泥沙洲如果建成城市,将真正成为海中洲,洲上城。“隔窗听涛,开门看景,扬帆捕鱼,登滩采贝,简直不敢想象,那将是人间天堂。(引用自百度百科)

问题就在于世界上如此独特的地貌,是什么力量让之在此形成?


南黄海辐射沙洲群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这片地方属于南黄海辐射沙洲群。其独特之处一是海岸浅湾为顶点向海成辐射状分布;二是位于潮间带,每天都经历着潮起潮落、沧海与大地的变换,落差可达 5m 以上。有时候在海面上,有时候在海里

之前说到这个海区在南太平洋前进波和南黄海旋转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潮差。这里潮汐资源也非常丰富。

也就是说是有一些力,还有特殊的地形,组成大自然的毛笔,将这片海域点缀上绝无仅有的螺旋。

这就是潮汐动力系统

地形上,基岩古陆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江苏海岸共同构成了一条形状如“巨钩”般的海岸线,外海海潮在向黄海推进的过程中,受到山东半岛的阻碍、反射,在地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江苏北部沿海海区形成一组呈逆时针运动的“旋转潮波”。

但是在辐射沙洲的东南方向,还有一组来自太平洋的前进潮波。

这两个巨大的潮波系统奔涌突进,恰好在江苏盐城东台弶港岸外相会、碰撞、叠加,形成了一个以弶港为中心,辐聚辐散的独特水动力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两股潮汐力把这里的海水和沙子给搅动起来,而且久久不散。

所以,盐城海岸还拥有世界上最典型的旋转辐射潮波系,即辐聚辐散潮流体系。

巨大的力使得海水每天两次潮起潮落,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一道道深沟,最终螺旋状切除这片滩涂,变成一道道带状螺旋,如同巨龙入海。

渐渐,辐射沙洲北部也出现了滩浅槽深的沙洲群,南北合璧,共同构成了今天规模庞大的辐射沙洲。

当然这片地区的范围已经北起射阳河口,南到南通沿海。而东台沿岸地区,包括东沙岛,高泥,是这片沙洲群最高的部分。

所以是

南北两个潮流在这里对冲——变成螺旋状冲刷土地——土地变成螺旋状——在海浪潮汐作用下变成一条一条的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剩下的区域,等以后再来探索吧。因为它们都泡在水里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泥沙是怎么来的?这个很好解释

这是 1984 年的近海地图,注意海岸线与路网(路网是今天的)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这是 1995 年,可以看到已经有些固化了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这是 2020 年,直接固定了起来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包括近海的那些绿色沙洲,都是冲积过后的结果,然后在这个作用下海岸线还会推进。

但是你说的那个绿色沙洲实际上在卫星图上看,是在缓慢变小。固结成陆地的地方越来越大,而浅层泥沙越来越少。预计在以后就没沙子用了

也就是说,这里的沙子本来就很多,然后缓慢增多,之后就会慢慢固结成陆地。即这里的沙子古就有之(看下图)

一定是有谁往这地方的海里倒了一堆

对,就是黄河这死丫头干的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1935 年的影像(模拟)

由于把淮河的道给抢了,所以今天的废黄河,即淮河故道就成了她发泄沙子的地方,从南宋时期就开始了,清朝时期直接把淮河抢来,给自己用

成千上万泥沙直接倒入海里

这地方建议看看我之前的回答~~~ 给个面子~~~

淮河现在有没有入海口?

与此同时,江苏海岸还能接收到来自长江的泥沙。看刚才的 1935 年的图,长江口是一片大沙子。

有人说飞机从东京羽田飞往浦东机场,看到屎黄色的海就说明要到 pvg 了(doge)

对于一个年输沙量高达3.8 亿吨的输沙怪物,它活活造出来了一个崇明岛。此外,在地转偏向力 + 洋流的双重作用下,江苏沿岸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长江带来的泥沙

长江,虽然它携带的泥沙量没有黄河那么多,但是因为北半球存在地转偏向力,河水向前运动的时候有向右偏转的趋向,而泥沙比水重,倾向于留在原地,所以长江携带的泥沙更多会淤积在北岸,也就是在江苏南部,逐步向北推进。

同时盐城本身也不是一个善茬,来看地图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在黄河夺淮之后,苏北地区的水网直接洗牌好几遍,如今极其发达,苏北地区一度成为不适合建高铁的地方,被称为“苏穆朗玛”。你无法允许在一堆烂泥地上面走 350km/h 的高铁

简单来说,黄河 + 长江的沙子,然后洋流再聚合到一块,组成了极其具有侵略性的海岸线

卫星地图上,江苏东台以东近海类似河口沙洲绿色地块是什么?是的话是哪条河冲出来的,泥沙量这么大?
洋流很巧妙地将泥沙给聚合在江苏海岸了,直到今天除了连云港,江苏几乎没有良港

泥沙和沉积物组成了江苏近海的滩涂,尤其是盐城,一望无际的滩涂,沼泽,湿地,江苏沿海实际上非常的荒凉

这些滩涂慢慢的就会变成陆地

  1. 沉积阶段:滩涂是由潮汐和海浪带来的沉积物逐渐积累而形成的。这些沉积物包括沙、泥、贝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低洼的滩涂地形。
  2. 植被生长阶段:随着沉积物的积累,滩涂上的植物开始生长并扎根。这些植物通常是适应盐碱地环境的植物,如碱蓬、碱蒿等。它们的根系能够固定沉积物,防止其被海浪冲刷走,并吸收水分和养分。
  3. 干燥阶段:随着植被的生长,滩涂上的沉积物逐渐干燥。当潮水退去时,滩涂暴露在空气中,并逐渐变得干燥。这也促进了陆地植被进一步生长和发展。
  4. 土壤形成阶段:在滩涂上逐渐形成了一层较为肥沃的土壤。植物的残体和根系会逐渐分解,形成有机物质,与颗粒物一起组成土壤。这使得滩涂地区逐渐具备了陆地植物生长的条件。

但是黄河和长江沿岸,泥沙倾泻已经大大改善,自然就减少了泥沙量。于是乎剩余的滩涂也就越来越少。预计这些沙脊和固结成陆地的部分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