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战短片镇楼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00615834804224
科幻设定里数据膨胀很厉害,所以我觉得不能光看设定书的纯数字 YY,而是应该看影视、游戏里实际表现跟其本身设定构造来分析,当然这要排除主角光环下的特殊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星际迷航里的红衣外遣队龙套动不动就为主角替死、星球大战里银河帝国的暴风突击队(白兵)打主角人形描边然后像蚂蚁一样被主角花式吊打、恩多战役里银河帝国的机甲被土著小熊用木头砸爆、巴比伦 5 里谢尔登用核弹伏击摧毁 Minbari 旗舰等离奇的情况。我就拿我熟悉的几个科幻来举例说一下。
注意纯介绍宣传科幻文化艺术没任何黑、捧分高下的意思,排序也是随自己想到哪里写到哪不分高下,有些可能记忆有偏差、有些是个人推断看法还有省略了很多剧情相关的东西只简介也避免剧透,欢迎指正探讨。还有不代表赞同其科学合理性,科幻是幻想居多而不是科学。我现实航天飞船和科幻飞船都熟悉。
由于科幻浩大丰富,而且很多飞船、装备只有主角、及人类用的有比较多的出场表现跟设定。所以先讲代表性的主角相关飞船和人类用的,再提外星种族的。还有只提批量生产的,不提独一无二特别版英雄船(开挂 BUG 没代表性)例如强的变态的弯刀号、装逆天的能量装甲和超相位鱼雷的作弊版航海家号等,不然神仙打架。
注意有些图来自民间非官方出品但质量跟合理性足够高所以也分享上。注意写的比较乱、仓促疏漏多。有些视频则带主角光环或者艺术氛围考虑和平常有差别冲突,注意为了视觉效果会夸张否则十万千米以外对射打小星星就很枯燥无聊。下面不少图片和视频都都很有情怀值得收藏细看。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02465195847681
先是星际迷航宇宙,开头讲点人类的常见通用技术(至少对于 24 世纪如此)







星际迷航宇宙的曲速引擎是产生一个曲速场或者亚空间泡扭曲局部时空,能以大大超过光速的速度在太空移动不受相对论限制。星际迷航里多数曲速引擎是物质 - 反物质湮灭产生能量经过一种叫二锂水晶的神奇虚构物质转化为曲速等离子体,通过等离子体导管输送到曲速引擎舱注射给曲速线圈产生曲速场来扭曲空间,反物质是通过太阳附近的超大规模工厂制造,后来技术发达了反物质制取装置小型化节能化能装在星舰上通过量子电荷反转科技把正物质转化为反物质。当然也有的种族使用其他方式例如人造量子奇点给曲速引擎提供能量。由于反物质很危险,如果约束磁场失效那会导致灾难性殉爆,所以星舰还有应急弹射系统,把曲速反应堆核心、反物质容器紧急弹射到太空避免被殉爆蒸发。



为了避免高速航行下飞船被星际物质撞击损坏,星舰有偏导变流装置,是用强大的能量扫开前方的尘埃、碎片等障碍物。由于偏导仪本身能操纵输出强大能量,也能用来干其他事例如跟远程传感器集成来增强探测能力、作为紧急时的武器、甚至在特殊情况特殊操作下用来打开空间裂隙等等等。通常看起来是星舰上朝前发光的玩意(通常蓝光,同时会有金属盘状结构在中心),有的星舰会套整流罩等藏起偏导仪就像现在雷达天线加罩一样。



星际迷航里星舰通常还会配备巴萨德恒星际冲压发动机,通过电离星际物质然后用磁场搜集俘获来补充燃料,曲速引擎舱前的红头就是这玩意。


而亚光速推进器也有黑科技,本身是串联的核聚变反应堆,黑科技在亚空间线圈。不但能增加喷气速度还能在影响范围内增加喷气质量、降低飞船质量。从而疯狂的提升实际比冲、推重比。结合惯性减震系统能解决加速度问题,让星际迷航宇宙的飞船很灵活,标准亚光速巡航速度是 1/4 光速,最大能飙 1/2 光速但很少用因为顾及相对论效应影响。





几乎标配的传送器这个东西也是黑科技了,是扫描物体记录每个粒子的信息然后分解发送到目的地重新组合,由于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所以有海森堡补偿器这黑科技来修正确保可以准确观测微观粒子确保扫描准确传送成功。此外物质转化能量并且发送再还原组装物质也是惊人的功率,还能玩很多疯狂的行为例如传送炸弹到敌舰引爆等,不过传送也能被干扰例如护盾、力场等。


复制机则是能量物质互相转化,能回收物质成为能量或者把能量转换为物质,当然不是所有物质都容易合成例如二锂水晶、拉蒂液(一种稀少而难以复制的液体物质,被佛瑞杰人用作星际货币,通常封装在贵金属里方便交易),复制机跟巴萨德采集器、量子电荷反转器解决了大型星舰的补给问题,能够在太空中获取资源制造大部分所需的东西。早期星舰没复制机只能搞化学范畴的分解合成,把有机物例如垃圾、便便等分解为基本组成元素,再合成为有用的物质例如食品、聚合物等。


先进全息技术则是强人工智能加持下制造出精确控制形状的力场并且用力场操作临时生成的物质、加上投影,跟真实世界一样。由于是实体的,关闭安全协议下全息甲板里的全息子弹也能打死人。




军备方面,武器上人类从地球联合政府到后来的星际联邦,喜欢相位炮跟鱼雷的组合。前者用来精确打击薄弱部位、还有自身的点防御,像是手术刀,后者用来远程功击和砸烂对方,初期相位炮是收缩式武器站或者小转塔发射器,后期做成固定阵列任意改变相位炮粒子束的方向,看起来如同相控阵雷达改变波束方向一样。更加灵活精确,火控系统非常好。鱼雷则有多种,从初期的常规弹头、核弹头的空间鱼雷到后来的威力更大反物质光子鱼雷、三钴鱼雷(爆炸有亚空间效应)到零点真空能量子鱼雷等也丰富,注意光子鱼雷本身除了弹头是反物质外引擎也是一次性简易反物质曲速引擎,速度能达到 0.5-0.75 光速。这有点像二战时的驱逐舰,中口径主炮加鱼雷组合。后来联邦搞出相位脉冲炮,射程短、发射器笨重难以轻松转向但威力很强。鱼雷发射管除了发射各种制导武器外还能发射尺寸合适的其他物体例如各种探测器、甚至阵亡船员的棺材。
防护方面最初没真正护盾,但是有内部应急力场、舰壳极化提高强度,后来还有真正的护盾、结构完整性力场。部分非常专业的战舰(人类星舰大部分强调多功能,而不只是打架)还配有烧蚀装甲,在失去护盾的情况下能硬扛打击,当然那个不太好修理。
星际迷航宇宙主宇宙大致是这样的:人类先登陆了火星还有掌握了人体冬眠技术用于在太空流放囚犯(例如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祸首可汗团队)和给绝症病人延长寿命等。在 2063 年用凤凰号试验机实现曲速飞行勉强达到光速。接着发射了曲速深空探测器友谊一号用来探索外星文明,此后又建造了载人曲速星舰 XCV-330 进取号,看起来借鉴了瓦肯人的环形曲速引擎构型,有说法是 XCV-330 进取号是人类第一艘恒星际航行的曲速飞船(这未被正史认证仅供参考)。恒星际移民飞船科内斯托加或者说大篷车号启航建立人类第一个在太阳系外的定居点。
















宇宙很大,一两倍光速对于恒星际飞行还是太慢了,远比不上瓦肯人之类的先进外星文明。所以人类并没有安于达到、小超光速而自满。希望达到光速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让恒星际航行不再以年为单位,要随心所欲的探索、开发不同恒星系统。于是在 22 世纪初启动了曲速 5 项目,星际迷航里的曲速等级是非线性对应的,有点像分贝那样指数增长,有两套标准分别是原初标准和下一代标准。参考表见下:


也就是说曲速 5 相当于 125 倍或者 213.75 倍光速。由于原初(TOS)剧情时代是 23 世纪而下一代(TNG)是 24 世纪,所以地球联合政府的曲速 5 项目更可能是 125 倍光速。


经过磨难失败、曲速 5 原型机试飞成功后,人类初步掌握了在银河系中自由驰骋的能力,于是开始建造用来深空探险的多功能星舰 NX 级来作为进入恒星际文明的先锋。NX-01 号是星际迷航宇宙中时代最早的主角舰,2051 年启航。
"For nearly a century we've waded ankle-deep in the ocean of space. Now it's finally time to swim!"
– Admiral Maxwell Forrest, 2151
NX-01 进取号首航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83533244637184



































NX 级相对比较苦逼,是初入星辰大海的地球联合政府星际舰队的,很多技术比较落后不完善在外总容易被欺负挨打而且孤立无援,靠各种主角光环才化险为夷活到退役进博物馆,不像后来的主角舰那样能照顾好自己、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NX 级星舰长 225 米额定载员 85 人(可以额外携带探险队、特战队)。最高航速曲速 5.2(140.6 倍光速),动力是核聚变亚光速引擎跟反物质曲速引擎,以及诺干辅助推进器 / 姿态控制系统,也有人工重力和反重力驱动系统但却没真正的牵引光束。还携带 4 架小型穿梭机以及一些辅助小型航天器例如工作艇之类的。食物通过有机分子重组系统分解回收有机物重新生产食物、聚合物材料,有传送器。





武器是 12 门(上 6 下 6)相位加农炮和鱼雷发射管(前 4 后 2),初期还使用过等离子脉冲武器。相位加农炮是人类包括后来星际联邦使用的一种定向粒子束武器,NX 级用的是伸缩式发射器,不用时可以缩进舰体内关上保护盖。根据连续剧中的情况,NX 级相位炮威力大约 500 吉焦耳,也就是约 120 吨 TNT 当量。




而鱼雷方面刚开始用的是空间鱼雷(上图中尖头的),可以说是用鱼雷发射管弹射辅助发射的太空导弹,爆炸威力大约 250 吨 TNT 当然不难换威力更大的,毕竟核弹头现在都很成熟。后期有搭载升级成反物质弹头的光子鱼雷(上图中圆滑的),当然那早期光子鱼雷威力自然不如后来的。





NX-01 进取号本身的探索、外交、战斗等给地球带来很大收获改变了历史、拯救了人类被毁灭的命运,最终让地球跟其他三个友善外星文明抱团取暖与 2161 年建立了星际联邦,使得国力、科技水平爆发式发展。NX-01 进取号经过升级改造后在腹部增加了个次级舰体结构,退役后进入博物馆至少保存到 25 世纪初。








星际联邦(UFP)是地球及友善外星文明合作加盟建立的超级星际联盟,共享科技等,因为这是地球人拍的主角光环下星舰自然地球风(实际上初创时瓦肯人科技比地球人强多,还有安多利亚也很优秀,泰拉人也不差),疆域横跨 8000 光年,有超过 150 个加盟文明,名义首都在地球巴黎。下属各行星高度自治甚至互派大使,总统是选举出的。物质极大丰富、高福利但私有制、有货币(Federation credit 信用点)、军队是国家化的没有政委,社会风气是为超越自我而奋斗,不再追求财富欲望(毕竟物质极大丰富、高福利)。类似北欧式社会主义的加强版而不是苏俄那套。
23 世纪则是原初时代,原初时代是很经典的但有点高不成低不就。没初创苦逼又没后来的先进和完善。不过 23 世纪有些星舰设计优秀、质量也好,所以能服役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到 23 世纪下半叶当舰队主力在大规模战争中大量出动,2285 年开始服役的精进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更具有代表性于是就提精进不提更有名的宪法级。
























精进级改进型在 23 世纪后期甚至有升级装量子鱼雷的不过精进改比较少见多数是原版精进在内部升级,精进级经常作为将领的坐骑到处跑,除了精进号和进取 B 号(精进改)有一艘精进级很著名多次出现——USS Hood,特别长寿、运气好。而大名鼎鼎的宪法级在 24 世纪除了进博物馆外只有当训练舰了,因为本身比精进级老而且更小改造升级余地低吧。精进级虽然常见但不算主角舰,所以详细资料不是很多,精进级长度为约 467 米(进取 B 号),有 32 层甲板、可搭载 750 人(进取 B 号是 502 人)。
从外观上看武器方面精进基本型有 26 门相位炮以 11X2+4 布置,是小圆顶转塔发射器。4 个光子鱼雷发射器(前 2 后 2)。精进改则是少 2 炮多 4 个前向鱼雷发射管。精进级航速未知,参考同期星舰爆发速度应该不小于曲速 9.2(TNG 标准是 1816 倍光速)。注意精进级属于多功能的探险舰,不是纯战舰。探险舰的特点是居住性好、续航力很大、传感器发达、护盾好同时具有良好的自卫能力、各方面均衡发展,耐力好能文能武但攻击力相对差不是专门为战争优化,有点像冷战时期西方军舰。
24 世纪是星际迷航宇宙内容最丰富最翔实的时代,因为是星际迷航下一代开头又名 TNG 时代。TNG 的主角舰是银河级星舰,很优秀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星际迷航设计最用心设定最细致的星舰没有之一:
2360 年代开始入役的银河级星舰属于探险舰(实际上算大型主力舰了),长 642 米、宽约 463 米、高约 195 米,有 42 层甲板,总质量五百万吨,载员 10000-6000 人(取决于任务配置,极限情况下 15000 人),极限速度曲速 9.8 级(4472 倍光速,不可持续有巨大风险)、通常最快用曲速 9.6 级(2949 倍光速),而经济巡航速度是曲速 6(392.5 倍光速)。有 2 个舰桥分别是航行舰桥和战斗舰桥、5 个机库(容纳几十架穿梭机没问题)、20 间传送室,碟部下方还保型附挂一艘碟形的大型穿梭艇被称为舰长艇随时待命。
武器是 12-14 条固定的 Type-10 型相位炮阵列,线性相位整列由很多个分段组成例如碟部顶部和腹部的长阵列每条就有 200 个分段,威力未知可能不小于 4.2 吉瓦,射击非常快速精准、还有二个 10 连发鱼雷发射管(可以弹幕射击)通常备弹 250-275 发,那时最常见的光子鱼雷反物质装药往往 1.5 千克起步也就是至少 3 千克物质转化为能量威力跟沙皇核弹差不多,射程则是几十万到几百万量级取决于具体型号都带制导系统可转向极地,最大射程受反物质约束时间限制,鱼雷的反物质则是发射前装进上膛进发射管的鱼雷里确保安全),还能携带布放反物质星雷。还有护盾、结构完整力场、应急力场、牵引光束等设备。可以说很不好惹、皮糙肉厚。
银河级在当时不但是人类所在的星际联邦星际舰队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同时也是生活最豪华温馨舒适的星舰。在和平时期甚至可以申请家属随舰及养宠物(毕竟深空任务持续时间很长回不去),皮卡德舰长指挥的进取 D 号就是最著名的银河级星舰。
值得一提的是银河级星舰的每一间宿舍都有独立卫浴,高级军官的都有多个舷窗,总体上比现在的豪华邮轮更宽敞,此外还有全息甲板(多达 16 间)以及餐厅、酒吧、沙龙、音乐厅 / 剧院、学校、体育馆、花园、射击场、休闲区、复制中心(大型复制机,可以用来制造大尺寸物品)、三个医务室、四个医学实验室、康复疗养舱、心理咨询治疗室、各种科学实验室等设施还有不少预留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任务需要改造安装设备,非常的完备几乎是小城镇、母舰。下面分享银河级的图
粉丝重制进取 D 号特效镜头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63480126095360











































下面是内部图





























银河级先简介到这里。因为 24 世纪下半叶星际联邦卷入各种危机、遭遇强敌,特别是可怕的博格人。所以就逐步强调提升战斗力,不再一味的过于追求多功能和舒适了。银河级的正统接班人元首级应运而生(进取 D 号的下一艘进取 E 号就是元首级),算是特化战斗力的大型深空探险舰。不再携带平民家属随军、虽然比银河级长 30 多米,但注意降低受弹截面积精练、瘦身很多机动性也好多更像老虎而不是熊。火力和防护上大大增强。由于元首级出场少、设定资料也少所以介绍会更简单。另外国内以前有人把 Sovereign 翻做君主,这很不合理因为联邦不是君主制,只有国家元首——总统。还有 Enterprise 之所以用进取而不是企业是星际舰队又不经商办企业,自然进取更合理。
元首级星舰 2370 年代投入使用,长 685 米、有 24 层甲板,船员 1500 人,巡航速度曲速 8(1024 倍光速),最大速度有多种说法可能 9.7 以上(3525.5 倍光速)。元首级的技术跟银河级有一定继承性当然也有重大升级改进,也有两个舰桥、也有大型舰长艇、也有全息甲板、各种科学实验室等等,而机库则从 3-5 个减少到 2 个、无法真正碟身分离。部分计算机改用更强大的生物神经凝胶计算机来提升反应速度、配备了应急人工智能全息医生可用来在战时提医生分担压力或者是医生无法工作时应急替代。
武器方面元首级比银河级强很多,元首级的出厂配置是 12 条 Type-12 型相位炮阵列,输出功率 7.2 吉瓦(也就是说单次射击威力相当于 1720.8 吨 TNT)、一个前向 4 连发量子鱼雷发射管,量子鱼雷威力至少是标准光子鱼雷的的两倍也就是一亿吨 TNT 当量起步(从 4 发量子鱼雷摧毁无护盾状态的博格球看实际上很可能不止),量子射程航速未知显然比光子鱼雷有不小提升、还有五个光子鱼雷发射管(前 2 后 3),由于元首级的量子鱼雷用专用大型发射管发射而不像挑战级那样和光子鱼雷用同尺寸发射管所以很可能元首级的量子鱼雷更大更强,威力远不止一亿吨 TNT 当量。经过升级改造后元首级的相位阵列增加到 16 条、量子鱼雷发射管不变但光子鱼雷发射管增加到九个(前 3 后 6)。总之元首级更适合执行高危深空任务,也能作为旗舰、主力舰执行高烈度战斗任务。
下面分享元首级星舰的图:
王者对决进取 E 号大战弯刀号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16509432696832


















































大型主角舰先讲上面两型接下来讲小一点的,毕竟舰队不可能全是大型主力舰。除了探险舰外巡洋舰对于星际舰队也重要,虽然没探险舰那么功能强大、设施齐全,但更灵活而可承受能部署更多。
无畏级中型巡洋舰因为主角舰航海家号而成星际迷航宇宙里设定资料最齐全的巡洋舰,有代表性下面就简介一下。(实际上叫大胆级更合适,但国内星际迷航圈习惯性的把“Intrepid”译做无畏而不是大胆)
无畏级中型巡洋舰是为长期深空任务而设计的,大小差不多只有银河级的一半。长约 344 米有 15 层甲板质量约 70 万吨,额定船员编制只有 150 人。入役时间也是 2370 年代,比元首级早一点点。比元首级先配备了全息应急医生、生物神经凝胶计算机,还有独特的可变曲速引擎舱支架。最大航速为曲速 9.975(13485.5 倍光速,有崩溃事故风险只能短时间用),实际巡航速度曲速 6(392.5 倍光速),可持续速度 9.7(3525.5 倍光速)。
无畏级善于在恶劣环境中航行,传感器系统非常优秀全面,也有多个科学实验室。因为人少所以生活条件也不算差,也有全息甲板等设施就是房间相对比较小。没有战斗舰桥,也只有一个机库但有舰长艇。值得一提的是无畏级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携带备份曲速核心套件等,在曲速反应堆核心弹出损毁后可以可以重新组装修好重新获得曲速航行能力,还能用复制机等设备生产零件并组装调试制造穿梭机补充战损。无畏级的武器为 13 条 Type-10 相位炮阵列(跟银河级相同,功率可能小一点)、5 个光子鱼雷发射管(前 3 后 2,只能 2 连发),无畏级的护盾系统也优于同期类似尺寸星舰。总体上感觉无畏级是远程侦察舰的角色,航速快、看的远而全同时有中等的自卫火力。值得一提的是无畏级有折叠起落架,在必要而且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能直接在类地行星着陆,这是大型星舰无法做到的提供了独特价值。
下面贴点无畏级的图
星舰着陆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82719729995776



























































最后介绍的一艘星际迷航主角舰是不折不扣的专业战舰。挑战级星舰也是 2370 年代投入使用,是星际联邦第一型单一功能只用于高烈度战斗的星舰,被博格入侵吓的上马紧急开发的用来抵抗博格入侵。因为技术上比较冒进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存在很多问题,后来改进纠正后才得以量产。
挑战级长度只有 170 米(也有说 120 米的),有 5 层甲板,船员 50 人。名义上属于护航舰实际上算是袖珍主力舰(小巧、高火力、高防护、高机动、短续航),最大航速大于曲速 9.5(2548 倍光速)。设计的很紧凑内部设施朴素,没有科学实验室、没有全息甲板、没有酒吧、没有邮轮式套房、没有随军家属、没有花园等等和战斗无关的奢侈品,甚至宿舍都没舷窗被装甲包裹着,而且还是多人上下铺相比其他联邦星舰苦逼多了。而引擎、护盾等设备是大型星舰规格硬塞进小船里的,使得机动性跟防护、火力都很出色。为了提升防护性没有伸出船舷外的筷子形曲速引擎舱,而是把曲速场线圈包裹在舰体装甲内,牺牲了散热降低了效率,为此额外增加了等离子体散热器来弥补,至于效率低的问题本身居住性差、内部空间小也不求独立长期深空任务所以也没事。因为内部空间小只有腹部一个小机库,最多携带 2 架轻型穿梭机,有起落架理论上可以在类地行星着陆。
挑战级的武器是四门固定前向的相位脉冲炮作为主炮、三门相位炮作为自卫武器、四个可发射量子鱼雷的鱼雷发射管(前 2 后 2,也有说前 4 后 2 的),必要时还能布设星雷。相位脉冲炮通常以短点射的方式发射一连串脉冲打击目标,威力比相位炮光束强很多能迅速摧毁小型星舰、重创中型星舰,但是射程短而且无法转向必须依靠飞船自身机动标准目标。而三门相位炮很少使用,是作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急自卫。鱼雷发射管方面通常也只使用前向 4 个而很少使用后向 2 个。
火力凶猛的相位脉冲炮加量子鱼雷、高机动性带来的高闪避、烧蚀装甲带来的强防护,这些战术优势使得挑战级成为非常危险的对手。用来打击主力舰的重火力难以击中挑战级,而更灵活、命中率高的副炮、点防御类武器又打不动重防护的挑战级。本身体积小能着陆也方便隐蔽打伏击。
下面就分享有关图:












































星际迷航深空 9 号战斗合辑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21694947012608
上面的视频为了视觉效果把距离放的近、有些场景尺寸也失衡而且关了护盾,不过也能部分体现星际迷航宇宙的火力和机动性。
接下来再简介一些 24 世纪后期同样常见上前线的联邦星舰:



米兰达级中型巡洋舰,长 243 米有多种变体,是比精进级还老一些的 23 世纪老爷船,也很耐用、数量很多,很适合干运输、巡逻等杂活(毕竟有 2 个高 4-5 层甲板的大机库),在 24 世纪战情危急时也能拉上前线凑数(虽然没啥战斗力但比没好)。



















星云级星舰,也有多种变体,长 440-535 米(取决于具体子型号),最高航速不低于曲速 9.5。时代跟银河级同期,很容易看出两者的深厚血缘,技术和功能上也类似但相对更紧凑、机动更灵活、可能更经济所以建造数量更多更常见、没碟身分离功能、背部模块有多种样式,是挺实用、舒适、战斗力强能充当舰队中坚的多功能大型探险舰。星云级能把卡达西(一个军国主义列强,类似二战意大利)的主力 Galor 级巡洋舰无伤按着打。







光明级(Akira)星舰起名来自日语中明亮的意思,属于侧重战斗的重巡洋舰,虽然是 2370 年代的新船,但却像古老的 NX 级一样使用 P38 式的双船体设计。长约 440 米,亮点是居然配备多达 15 个鱼雷发射器,像二战时期日本巡洋舰一样追求鱼雷突击能力。在 24 世纪后期的大规模战争中很常见,是舰队关键主力之一。









军刀级星舰,也是 2370 年代常见的新船,设计紧凑属于轻巡洋舰,长 223 米。感觉算是作为快速轻型高机动星舰跟那些相对笨重的大型星舰协同作战(挑战级太贵而且腿短),像是二战时驱逐舰、侦察巡洋舰的前卫角色。







汽动级中型巡洋舰,造型独特长约 356 米,在 2370 年代后挺常见,战斗力也还行填线没问题,但从外观上看似乎存在腹部方向火力薄弱问题,可能是工业光魔的设计人员在百忙中的疏漏。
















普罗米修斯级是 24 世纪星际联邦最先进、飞的最快、战斗力最强的星舰之一。长约 415 米,有 15 层甲板,据称最快能达到曲速 9.9(6555 倍光速)。是能独立深空远征的专业战舰,弥补了挑战级续航和居住性差的不足。普罗米修斯级最大的亮点是能分体成三部分(都有曲速航行能力)从不同方向灵活的功击,让敌方难以集中能量防御单一方向显得更脆弱,同时自身闪避率更高,而平时合体则又能共享资源提升整体效率有利于续航。普罗米修斯级和挑战级一样也装备了坚固的烧蚀装甲、也有无畏级和元首级的生物神经凝胶计算机、并且有能在战斗中再生补充的新型护盾、相位炮功率大大提升威力几乎接近空间站级、所使用的鱼雷机动性更好、全舰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极高,最少只需要 4 人就能指挥战斗,并且全舰都配备全息投影控制系统,使得全息智能医生能在全舰活动。可以说普罗米修斯级是非常危险的对手,幸好因为昂贵而复杂所以很少见,其改进型疑似在 26 世纪依旧在服役。
星际联邦星舰就介绍上面这些,也能感受到技术差异接下来介绍我觉得有意思、能打的星际迷航其他文明的星舰





















首先是克林贡帝国猛禽舰(Bird-of-Prey),克林贡帝国是一个尚武战士文明,特别强调进攻和荣耀,体格强壮生活朴素,有著名的克林贡语这人造语言,有很多有意思的文化习俗。克林贡猛禽舰(常缩写为 BoP)算是历史悠久的中小型战斗飞船,其鼻祖可以追溯到 22 世纪,在 23 世纪成熟定型不断小改用到 24 世纪依旧是主力。最常见的是 110 米长的侦察型猛禽舰(B'rel 级或者 D-12 级),也有大很多的巡洋舰型猛禽舰(K'Vort)当然那个相对少见。
小号猛禽舰只需要 12 人就能操纵(当然克林贡船居住设施简陋)、有能塞下座头鲸的大型货舱,航速曲速 8 以上。机动性优秀类似重型战斗机,机翼可以上下调整角度可冲进大气层俯冲突袭并有起落架能直接着陆。武器通常是两门翼尖的脉冲裂解炮(可微调角度)和头部的光子鱼雷发射管,有的猛禽舰具有尾部鱼雷发射管。裂解炮是一种大威力定向能武器,威力比相位炮强不少但精度和灵活性相对差(可能功耗也大能量效率低),常用于好战文明。猛禽舰除了护盾外通常还配备隐身装置,能在非战斗时避免被发现当然开火还得解除隐身。
克林贡猛禽舰的优点是火力凶猛、机动灵活、价廉物美能大群大群的出、技术成熟耐用还能隐身。缺点是设施简陋居住性差生活艰苦、功能单一、防护性低下、曲速航行相对慢。总体上克林贡猛禽舰性价比极高很有价值,有成群撕咬猎物的食人鱼感觉。












Vor'cha 级攻击巡洋舰是是 2360 年代后克林贡帝国舰队的中流砥柱,曾担任帝国旗舰角色,长 481 米有 26 层甲板。和其他克林贡星舰一样专门为战斗而设计强调攻击力内部生活设施简陋。有一门可在大威力脉冲模式和精确光束模式中切换的舰首大型裂解炮,以及三个鱼雷发射器,舰体还有其他十几门裂解炮。以火力能威胁地下基地而出名,能轻松炮击摧毁巡洋舰级星舰,当然防御不如同期联邦星舰,和同期其他克林贡星舰一样有隐身能力。







Negh'Var 级星舰是克林贡帝国在 24 世纪后期的新型大型主力舰,取代了 Vor'cha 级担当旗舰。长 682 米宽 470 米高 130 米,航速可能达到曲速 9.6、能携带几千名士兵。火力和防护等均比 Vor'cha 级有较大提升,有一门舰首主裂解炮和吊舱里的另外二门大型裂解炮,还有其他可能多达二十门的裂解炮及四个鱼雷发射器。Negh'Var 级星舰主炮齐射足以瘫痪要塞级空间站,自身的防护也能承受要塞级武器的轰击,是少有的重防护高于机动性的克林贡星舰。可以说是低速重防护高火力战列舰。全面战争单挑下星际联邦其实打不过专业打架的克林贡帝国,在另一条时间线里差点被灭国。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19451434721280
戴德克斯(D'deridex)战鸟是罗慕兰星际帝国 24 世纪的主力,罗慕兰人是古瓦肯人的分支,因为理念不合而爆发世界大战最终落败的一方远走他乡在其他星球扎根并最终建立了庞大帝国,罗慕兰人智商很高、性格多疑、野心勃勃而不是瓦肯的平和理智守序,擅长宫廷斗争、阴谋诡计暗算角力,可以说有科技发达而猥琐阴险、一个未来星际版罗马帝国。他们的隐身技术一流,还使用人造可控量子奇点取代反物质作为星舰能源,可能是同时利用奇点两极的相对论性喷流和霍金辐射的能量,相比反物质湮灭虽然转化效率低一半多但更容易补给。
戴德克斯级战鸟长约 1335 米,比银河级星舰大两倍,隐身巡航速度曲速 6,最大可持续航速曲速 9,极限航速曲速 9.6(算超频模式会造成损坏)。被星际舰队划为战列巡洋舰级,本身除了使用量子奇点能源跟优秀的隐身系统外。火力也相当强大,有一门可切换脉冲和光束模式的舰首大型裂解炮,炮击地面目标时冲击波杀伤半径几十千米以上(参见奥马里星云战役袭击变形人老巢)。此外还有 3-10 门威力能一炮摧毁运输船的中型裂解炮、两个鱼雷发射器(等离子鱼雷和光子鱼雷)以及应急自卫用的相位炮(数量未知)。
总体上戴德克斯级战鸟火力胜过同期对标银河级还能隐身,但战术和战略(曲速)机动性均不如银河级,利用好火力跟隐身优势是取胜的关键,另外就是笨重不擅长应对大量高机动目标更适合对决主力舰。






瓦多(Valdore)级战鸟是戴德克斯级的后续型号,长 604 米宽约 900 米,除了一贯的罗慕兰风格技术(奇点能源、优秀的隐身)外,瓦多级吸取战争中的教训(被詹哈达攻击舰群殴)更强调机动性,为此比戴德克斯级小不少,火力方面也更灵活,正面有多门裂解炮和至少一个四连发鱼雷发射器。其他信息未知,可能适合跟笨重的戴德克斯级级互补充当前卫以及反高机动目标。
接下来介绍的几个文明更凶残可怕









布林(Breen)拦截舰,布林人是银河系阿尔法象限中一个强大而神秘的战士种族,通常孤立而封闭很少参与外部事务。布林人始终身穿防护服不露真容,传说布林人母星极其寒冷防护服用来隔热,布林的冰川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冷漠。侵略成性的克林贡帝国曾多次派舰队远征布林疆域结果都有去无回毫无音讯。布林人平时和其他文明打交道很少,包括当海盗之类的。24 世纪后期布林联邦跟来自伽马象限的超级强权自治同盟结盟参战跟星际联邦、克林贡、罗慕兰宣战,一开始就成功偷袭地球轰炸星际舰队总部,是此前任何其他文明都没做到过的。
布林拦截舰长约 330 米相当于中型巡洋舰,但有超强机动性(当然防护比较差),特别灵活比挑战级星舰、猛禽舰还难以锁定在闪避模式下很难被击中。除了机动灵活外布林拦截舰还有特殊的能量耗散武器,击中敌舰后会导致敌舰各系统丧失能源陷入瘫痪成为靶子,此外还有不明数量的裂解炮和连发鱼雷发射器。考虑到布林舰队成功偷袭战时设防严密的地球,可能还具有隐身装置。总体上布林拦截舰是非常危险的飞船,超高机动性加能导致敌舰瘫痪的能量耗散武器很不好对付。







詹哈达(Jem'Hadar)功击舰,又常被称为詹哈达战机、詹哈达臭虫,詹哈达人是自治同盟(Dominion)通过基因技术改造出的专业战士种族,不断的快速克隆繁衍养殖,生长时间单位以月而不是年计,也很短命。不需要休息和娱乐没有家庭,依靠特殊成瘾性化学药品维持生命,可以说是生物机器耗材,本身体格强壮、绝对忠诚。而自治同盟则是一个伽马象限的超级强权,依靠庞大的军队高压统治。军事生产力和技术强大,有压倒性数量优势。
詹哈达功击舰是自治同盟舰队最基础的单位,长 95 米、载员 42 人,机动灵活防护薄弱容易疯狂大批量生产,属于廉价耗材。武器主要是 1 门舰首的相位极化子束,能穿透未经专门改进的护盾,还有鱼雷发射器和在地面辅助防御的副武器,配备近距离反隐身扫描装置。因为詹哈达人和攻击舰都是廉价耗材而且人本身绝对服从不怕死,除了靠数量优势群殴外必要时还会玩神风自杀撞击。詹哈达星舰上没有任何生活设施,舰桥也没主屏幕而是依靠视网膜投影镜显示。这玩意能轻松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出,摧毁他们的速度未必比得上生产速度。疆域内到处都有这东西组队巡逻。










光靠不足百米的小臭虫耗材是不足以维系一个超级军国的权威,所以自治同盟还有主力舰。詹哈达战列巡洋舰长约 650 米跟银河级相仿,火力方面已知至少有一门舰首主炮(可能也是相位极化子束)和多个连发鱼雷发射管,可以任意方向发射鱼雷扫射甚至能用鱼雷击毁灵巧的星际联邦游隼型功击战斗机,或者是轻松摧毁中型巡洋舰例如米兰达级。本身防护性也比较好,被鱼雷直接打穿在曲速引擎舱内爆炸后不会影响其他系统能继续作战(换联邦星舰可能会危及曲速核心有反物质失控风险)。总体上詹哈达战列巡洋舰的火力和防护都不错战斗力不亚于银河级,就是机动性差不过有臭虫们配合弥补。









真正的坦克来了,詹哈达战列舰或者说詹哈达无畏舰是星际联邦遇到过的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星际舰队的分析认为比银河级大二倍,火力则是银河级三倍。长 1284—1500 米,已知武器包括 10 个以上能不断连发的鱼雷发射器,可能还有相位极化子束武器。除了火力凶猛外其防护非常惊人,不但浑身皮糙肉厚,哪怕就是扫描弱点用特殊方式软化反物质储存舱防护用光子鱼雷引发可能数以吨计大规模反物质殉爆(火球都把整艘战舰吞没)后依旧能幸存下来并且继续战斗可见防护之坚固。












博格(Borg)立方体是星际迷航宇宙最令人感到恐怖的星舰,没有之一。博格集合体是银河系德尔塔象限的一个科技特别先进的奇特文明,是半生物半机械的存在人机融合。没有独立个人意识,而是每个博格个体都是集体的神经元细胞、工蚁,依靠植入物内的亚空间信号收发器跟其他个体共享记忆、脑力,没有家庭、没有欲望、没有娱乐,甚至不需要吃饭,而是通过再生槽充电等补充能量(也就没生活设施),没有私有财产连植入物都是集体的,如果集体发现你有问题没价值了会把你拆解回收,是最极端的公有制、集体主义。博格人血液里还没有血细胞只有博格纳米机器人。植入物和纳米机器人使得博格人能直接在太空生存。为了统一领导集合体,博格还会根据需要生成女王作为集体意识化身来指挥复杂行动,如果女王被杀集合体还能依靠留存的知识和意识重新制造新的女王英魂不散。
博格科技非常先进,依靠强行同化吸收其他文明来获得其科技、生物基因和个体来不断扩张,集合体意识希望这样不断追求完美,本身有优秀的整合能力。博格同化是通过瘫痪对方飞船,强行传送个体上去解决抵抗,黑客控制飞船计算机系统、用纳米机器人和其他工具改造个体和飞船,博格个体本身极其强壮坚固还有适应性护盾来无视反抗。博格人通常无法交涉,强调反抗是无用的强行同化吞并,当然博格同化文明也要看是否有可取之处,如果文明本身太低劣原始则看不起,觉得没同化价值。
博格飞船极其强大,一艘能战胜一支舰队。除了常规的曲速能力外有超曲速通道技术,能开启一个几十分钟横跨银河系的通道实现超快速航行(像是临时虫洞但需要在内部花少量时间穿行),博格本身还有庞大的超曲速通道网络,无需消耗星舰自身的超曲速线圈也能快速航行到通道其他站点出口。军备方面博格切割光束强大又比外科手术刀还精确能像切豆腐一样轻松割烂敌舰,博格导弹则能瘫痪敌舰曲速引擎和护盾使得容易捕获。这些武器还有适应能力能根据敌方护盾特性而调整最终无视,护盾也是具有适应性,刚开始被命中会有损害然而被击中多次后分析武器特效针对性调整就能实现免疫无伤。即使受创也能迅速修复,极为恐怖。同时博格星舰又是博格个体的家,如同漂浮在太空的巨型蜂巢一样。
最常见而强大的博格星舰就是博格立方体,博格立方体边长 3030 米,能携带十万博格个体,武器包括博格切割光束、博格导弹、牵引光束(博格牵引光束非常强能强行锁定敌舰动弹不得)、磁力牵引炸弹(Magnetometric guided charge 爆炸能产生超强磁场吸引拉扯金属目标)等。还有超曲速通道生成系统、适应性护盾,博格立方体抗打击能力非常强,在大约 78%损害的情况下剩余部分依旧能工作。







博格立方体还能搭载一个直径 450 米的小型博格球作为子舰。小型博格球本身战斗力相对弱能在护盾失效时被连发量子鱼雷摧毁,但也具有超曲速能力和同化、再生能力,曾经观测到至少一个博格球有时间旅行能力。而更大独立的 900 米级博格球则相对难对付,能捕捉中型星舰到内部机库。






由于博格暴力同化吞并吸收其他文明过程不可避免的遇到硬茬,甚至招惹惹不起的更强文明导致抵抗成功甚至自己挨打(后面会提到)。而博格标准立方体、博格球就像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样把结构裸露,没专门的装甲来防护导致一旦失去护盾后会在群殴下逐渐受损。于是博格吸取教训搞出了有厚重装甲的战术立方体,博格战术立方体和标准立方体尺度一致都是边长 3030 米,但是大部分部位覆盖了非常厚重的装甲,武器也明显进一步重型化。目前对博格战术立方体所知甚少。毫无疑问的是在博格立方体技术上进一步提升、更加恐怖难以阻挡。在博格老巢德尔塔象限有成千上万个各式立方体,在任何科幻宇宙都是难以抵挡的噩梦。
下面的视频就知道博格立方体的恐怖了,著名的 Wolf359 战役,博格立方体屠杀全灭截击的星际舰队
粉丝重制 Wolf359 战役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862696982446080
接下来就是博格招惹过的最危险种族,连博格都害怕差点被打的灭种(如果没主角帮忙死定了)




















种族 8472(博格编号,博格每遭遇一种智慧生物都会给数字编号,实际名称未知)来自另一个维度空间,那里充满某种有机流体而不是真空,那里已知唯一的生物就是 8472。8472 自身进化的非常强壮,有心灵感应、同时细胞有感染其他生物的能力,其特殊的生理让博格无法同化。生物技术惊人的先进,飞船是纯生物活体具有自愈能力,长度只有约 50 米、一个驾驶员。而火力却能一炮秒杀博格立方体,8 艘生物船配合 1 艘作为焦点的生物船聚焦能量能在几十秒内摧毁一颗类地行星就像死星一样,自身的护盾则能阻挡博格武器的打击,于是博格自己体验了抵抗是无用的滋味差点被灭族,还会遇到主角团队那个我就不说了。可以说 8472 生物船是星际迷航宇宙最强星舰,个头小、机动灵活、火力惊人的强,9 艘组合聚焦就能炸毁大行星,护盾强能挡博格立方体火力还有自愈能力,和死星不同的是这能同时出一大堆。
星际迷航四十周年纪念只有经典 https://www.zhihu.com/video/1699920734640562176
星际迷航宇宙先介绍这些,注意星际迷航系列的精髓在连续剧而不是电影,特别是在 2005 之前拍的(上面的 40 周年视频强烈推荐一看,优雅的串起经典宇宙),新拍的影剧很多光特效好而剧情等质量烂、不是炒冷饭就是无端颠覆胡搞特别是 JJ·艾布拉姆斯相关的(11、12、13 这三部电影跟发现号连续剧)。还有看影剧不要中二似的光看飞船科技设定打仗和追星等热闹,更思考感悟剧情内涵哲理等层次的。
总体上星际迷航宇宙的飞船机动性很强、传感器发达、火控系统好,如果有人硬要拿某种东西来穿越抬杠那很容易收拾,牵引光束锁定控制住然后传送炸弹到内部引爆就行。
接下来会更新介绍其他我熟悉的科幻飞船,先放两张图占坑。


另外知乎的编辑器太烂了,卡的要死、还不能插更多视频让我不好继续更新。我手里素材资料可多了,自己也会搞科幻星舰设计,下面几张图就是我自己原创设计绘制的:







